首页

上海熙熙女王

时间:2025-05-23 19:38:36 作者:权力的游戏?哈佛大学被禁招国际学生 浏览量:55828

  中新社怒江3月27日电 题:一条七彩独龙毯“编织”千年过往与崭新未来

  作者 陈静

  27日,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细雨绵绵。81岁的独龙族文面女太恰坐在织布机前,用七彩棉线编织独龙族特有的独龙毯。这是目前最受游客欢迎的产品之一。

 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,约7000余人,其中4000多人聚居于独龙江乡,是“直过民族”(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)整族脱贫、跨越式发展的代表。

图为独龙族博物馆中展示的独龙毯。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

  在独龙江乡独龙族博物馆内,陈列着第一张向世界公开、摄于1923年的独龙族照片。照片中的男子披发、赤脚,身上裹着一块麻布——“昼可为衣、夜可当被”的独龙毯。

  “独龙毯最初使用纯麻线纺制,因这是唯一可获得的材料。”独龙江乡宣传干事杨时平介绍,过去制作独龙毯时,要到野外采集野藿麻,经过选麻、绩麻、植物染色等流程制成麻线,再通过排线、纺织等步骤编织成毯,往往要一个多月才能编织一条独龙毯。因结实耐用、使用方便,独龙毯成为独龙族传统四大聘礼之一。

  独龙族博物馆外,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高耸入云,被两山“夹持”的独龙江如一条细线,深埋在大地的褶皱中。千百年来,独龙族世代生活在这里。受制于地形,曾经,独龙江乡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,与世隔绝、物资匮乏、发展迟步。

  历史性的变化发生在1999年,独龙江公路通车,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不通公路的历史,也把内地各种各样的织线带进独龙江。独龙族妇女把彩色棉线、毛线和原本的麻线混合,独龙毯变得五彩缤纷起来,仿若彩虹,出现在家家户户的沙发、床头和人们的身上。

图为独龙族文面女太恰正在编织独龙毯。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

  第二次重大转折发生在10年前,一条近7公里长的隧道贯通高黎贡山东西两侧,彻底结束独龙江封山的历史,也让这个“秘境”被更多人知晓。如今,独龙江景区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独龙族妇女也被外界称为“织彩虹的人”。

  虽然各类用品、服饰已很容易购买,但太恰和许多独龙族人一样,仍喜欢在现代服饰外披挂七彩独龙毯长裙、独龙毯马甲。随着游客越来越多,原本不会讲普通话的她也学会说自己的年龄、名字,友好地配合游客拍照、比“耶”,有时还能卖出一两条自己织的独龙毯。

  另一位文面女李文仕干脆在家里摆起展架,将独龙毯制作成挎包、裙子、马甲等售卖,游客纷纷前来“打卡”。

  2015年,上海一家服饰公司来到独龙江,被彩虹般的独龙毯深深吸引,决定与当地妇女合作,建立织女工作室,订单式生产。此后,各类羊毛、丝线等纺织材料通过快递进入独龙江,由当地妇女编织后再寄到上海,经过加工变成抱枕、半裙、包袋、披肩等产品,远销英国、荷兰等欧洲国家,深受国外消费者喜爱。

图为独龙族妇女碧玉花(右)与同伴在织女工作室聊天、织独龙毯。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

  34岁的碧玉花是织女工作室的管理员。她说,2023年工作室共接单制作330床独龙毯,今年截至3月底接到600余床订单,翻了一倍。

  “每织一床毯能获得400至500元(人民币,下同)收入,管理员每月还有1000元工资,去年家里还买了面包车。”碧玉花说,2023年她还到上海参加培训,学习配色、纹样知识,外面的世界已不再遥远。参与合作的织女也由最初的13人发展到54人。

  2022年12月,“独龙毯制作技艺”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今年3月,独龙江乡成立了独龙毯合作社,已有176名妇女报名。当地还开展各类培训、比赛,扩大独龙毯织布文化影响力。目前,全乡1543名妇女中,约500名从事织布活动,促进了独龙族妇女就地增收。

  漫步在独龙江畔,像独龙毯一样的七彩颜色被涂装在桥梁上、民居中、路灯杆,将峡谷点缀得五彩斑斓。街道上,标语“脱贫只是第一步,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”愈发鲜亮。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11国外籍师生in Hohhot 邂逅惊喜、热爱与不舍

为迎接“五一”小长假,新疆多地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。4月29日,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区,上午的开城仪式挤满了游客。景区内,来自不同地方的旅行团在感受喀什人文的同时,品尝当地特色美食。

长城元素溢屏 探访秦皇岛山海关长城文化主题服务区

“山水林田湖草沙怎么摆布,要做好顶层设计,要综合治理,这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久久为功”“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。保护生态环境,不能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……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思考,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。

浙江杭州:2024 中国家庭帆船赛绿水青山间扬帆开赛

“龙狮之乡”三林,还有“厨艺之乡”的美名,当地人包汤圆、做塌饼的技术均属上乘。老街旁的民俗参与区内,古镇居民正现场包制汤圆和塌饼。看起来“圆圆塌塌”的塌饼,沪语谐音“太平”,是上海郊区盛行的一道传统点心。一位手法娴熟的老阿姨告诉记者,塌饼能包豆沙、菜肉等各种馅,过年过节做塌饼,图的是和和美美、太太平平。

湖北沙洋:5000名中外选手畅跑“最美花海”

今日,中国足协发布了中国女足国家队主帅的选聘公告。要求完成亚洲杯、亚运会、世界杯、奥运会参赛目标,同时根据每个赛事任务目标签订工作合同,国籍不限。

拱北海关暑期验放港澳跨境客车逾百万辆次创新高

“我要强调,中英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、互不干涉内政、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。我要正告英方,中方绝不接受英方针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恶意诬蔑!如果英方还想同中国开展合作,就必须立即制止这场连英国公众都深恶痛绝的政治丑剧!”发言人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